【編者按】1月14日《解放日報》第14版“思想周刊”專欄刊發黨委書記劉承功署名文章《以“四定”推動統一思想》✍️。現將全文轉載如下: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體現了“定性🏄🏼、定向🥤、定力、定型”,對於全黨統一思想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精準定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是邏輯基礎🤾♂️,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這是從現階段的國情出發,對社會發展現狀、社會性質和製度發展現狀的精準定性。
第二,清晰定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需要不斷堅持和完善🚂,需要不斷改進和發展🧑🏽✈️。製度問題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製度建設要有明確的發展方向⭕️,否則就會犯顛覆性的錯誤。
我們可以看到🧦🉑,《決定》中提出的很多問題和製度,前面都有一個定語作限定。無論是對具體問題的論述,還是對具體製度的闡述⛹🏽♀️,這個方向是明確的。
例如,講到黨的領導和黨的領導製度體系,強調堅持“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製度體系”。然後,要求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表述↪️。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最大優勢💁🏿♂️。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製度體系是製度建設的核心和根本🌆。《決定》中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製度,就是對製度發展方向的一個明確🧑🏽✈️。
此外🧑🏿🎨🧑🏽🏭,《決定》完整論述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必須堅持的根本製度、基本製度、重要製度🧘,進一步指明堅持和完善國家製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切入點🌦、聚焦點和著力點💿。
第三✢,持續定力🤰🏿🧑🦽。
在明確製度基礎和發展方向基礎上,持續的定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定力的一個突出表現就是製度自信。在製度不斷完善的過程中,我們要有足夠的定力來應對內部和外部的沖擊。
特別是⛹🏻♀️,要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製度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於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製度👩🏽🔬,具有自身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
同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我們的製度優勢是從實踐中形成的,是由“兩個奇跡”來驗證的🤞:一是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二是實現了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跡👩🎤🦸🏽♂️。
在大國治理中,長時期同時實現這兩個奇跡,中國是絕無僅有的🖐🏼。這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是一個經過實踐檢驗的有效製度、優越製度🤦🏻♂️。我們一定要有戰略定力,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
第四,準確定型🤔♠️。
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黨的十二大,我們打開了一條一心一意搞建設的新路🧓🏻。這條“新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路。但是,鞏固和完善這條道路、這個製度,還需要一個很長的歷史階段。實踐證明🤾🏼,只有不斷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才能鞏固改革開放的成果,才能鞏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成果🤵🏽😻。
(原文刊載於2020年1月14日《解放日報》第14版“思想周刊”專欄)